我公司連鎖經營重要性和連鎖發展形式探討??發布日期:2003-12-27
(一)機遇與挑戰
??加入WTO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主流并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必然選擇,更是中國商業步入國際化和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連鎖經營正是推進流通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幾年來,外資零售商雖然受到政府清理整頓和非試點城市外商投資商業的政策限制,但很多外資企業并未放慢開發中國市場的步伐。拿到許可證的企業更始利用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豐富的管理經驗等有時,采用大規模投資及虧損性、排他性、擠壓性的長期市場擴張投資策略,對中國的連鎖企業進行傾扎性競爭。
??國內的連鎖企業的擴張也絲毫沒有懈怠,幾家領頭企業如聯華、華聯、武商等把大型綜合超市作為近兩年的開店重點,農工商、北京華聯、萬佳、物美這幾家以經營大型綜合超市為主的連鎖企業也在加快提高自己的大店樹木。湖南的“友誼·阿波羅”集團,在今年新年伊始就把連鎖發展的勢力范圍沖破相鄰的湖北省直指安徽,并已開始在皖南部分城市進行考察、選點等活動。
??按照加入WTO的承諾,中國在“入世”三年后,將分階段取消外商進入批發、零售、代理、特許等行業的限制,同時允許外商在流通領域建立獨資子公司;逐步放開對外商零售企業在地域、股權比例、數量和經營方式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中國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商業服務業可能成為外商新的投資熱點。而零售業發展相對較弱的安徽,極有可能在可預見的兩三年內成為外資零售業“洗牌”的對象。
(二)重要性和緊迫性
??到2002年底,我市已有連鎖公司30多家,連鎖店鋪800多家,年銷售額已超6億元,連鎖經營在合肥快速發展的勢頭方興未艾。以百大集團合家福超市為龍頭的當地連鎖公司在四處置地建場,加上好幫手、全力、華電等省內外的超市(便利店)公司在到處“撒網”建點,蘇果、北京華聯、上海聯華和馬來西亞百盛甚至阜陽華聯(安徽太平洋)等外資企業已進駐合肥,臺灣大潤發、法國家樂福等即將進入合肥,可以說,目前的形式極為嚴峻。
??我公司從1997年開始發展連鎖,目前已擁有10家門店(含總店和2家超市),賣場營業面積近5萬平方米。連鎖經營提升了商之都的美譽度,擴大了商之都的經營規模,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盤活了合作方的資產,帶動了當地商業的發展和繁榮。但是我們的連鎖經營無論是規模還是網點、面積、資金、管理水平、規模化運作等方面,都遠不能適應形式發展的需要。如果我們不抓住2005年以前這最后的時機,積蓄力量,制定系統的、可行的連鎖發展戰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努力開拓進取,就會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極為不利的處境,也必將在新一輪流通業的“洗牌”中被淘汰出局。可以說,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已經成為關系到我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
(三)連鎖業態形式
??根據安徽省內的市場狀況和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應在以下幾個業態上完善我公司的連鎖體系:
??1、百貨業態:因合肥政務新區及行政機關的調整將帶來整個城市商業格局發生變化等原因,應盡快選擇在合肥城市南部新的商業聚集區域開發1家面積在2萬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綜合百貨商場。在蚌埠、安慶、馬鞍山、淮北等地市或省外鄰近城市發展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性百貨商場。
??2、超市業態:第一,以合肥市區為中心,以200公里為半徑,選擇商圈內有5萬以上人口的次商業中心和10萬人口以上的縣城及大型社區,以紅府超市為樣板店,發展營業面積在5000平方米左右的社區,加強型食品超市,第二,在其他省轄市選擇在當地區域較有影響的連鎖超市企業,采取收購、參股、特許加盟等形式對其進行整合,快速擴大公司連鎖經營的規模。
3、便利店:由于便利店的便捷、深入居民區、營業時間長和開業準備時間短等特點,我們在鞏固原有連鎖基礎上,重點發展社區服務型便利店。通過整合(參股)其它單位原便利店網絡體系、場地租賃、與外資聯合發展(參股)等方式,積極發展便利店,在經營管理依托大店的基礎上,建立小區服務型便利店網絡體系,形成我們連鎖發展的必要補充形式。
(四)規模化、規范化的發展趙勢
我公司從1995年12月28日開業以來,企業的知名度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連鎖經營在省內外都有了較大的影響,已先生有超過30家的商業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前來尋求建立合作關系。當然,我們在進一步擴大連鎖規模的同時,決不能放棄對老的連鎖店的重組改造,特別是要按照連鎖經營標準化、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要求,建立連鎖經營企業作業標準和管理手冊,同時,抓緊培養熟悉現代流通規則、方式、技術及管理的高素質人才,加快信息化步伐,使我們在規模化、規范化、科學化的基礎上努力發展連鎖經營,確保董事會制訂的連鎖經營目標順利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