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常常想到《盜夢空間》結尾處的那個陀螺,是會一直轉下去還是會倒下?TO BE OR NOT TO BE,雖然讓人糾結,但這是多么有趣的問題啊。
??? 其實電影看到結尾處,倒不倒下已經不重要了。如果它一直轉下去,那么夢境完美,家人團聚,柯布又何必要醒來?如果它停止轉動,那就是現世溫暖,歲月靜好,結局圓滿嗎?這完全取決于你對整個電影的理解。豆瓣上有很多評論來解析最后的結尾是現實還是夢境。其中不乏邏輯嚴謹、思維縝密、眼光獨特的影評者。但是,真的,完全不需要糾結于這個問題。
??? 這個電影的一大特別之處就在于,即使你此前看了再多的影評,看了再多的劇透,也絲毫不影響影片帶給你的震撼。相對于影片中的玄之又玄的潛意識、夢境、植入、重力等等這些對于大多數觀眾的知識結構來說一下子很難明白的東西,電影的故事其實不難理解:一個男人帶領團隊,進入他人的夢境改變其想法,從而改變他人在現實中的活動。我被震撼的是,這個劇本之嚴謹,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多層夢境劇情交替出現,一層套一層,邏輯推演近乎完美無缺,一切矛盾皆可解釋,一切細節錙銖必較。它提供的世界觀是越琢磨越讓人回味的:究竟何為真實?夢境與現實,真實與虛幻,讓人眼花繚亂。
??? 導演編劇應該是有非常強的科學素養的,我對物理了解甚少,但看到女主角在畫迷宮、造夢時,也想到了這導演編劇一定對非歐幾何、量子時空有著狂熱的愛好。有時候,總感覺太多的人對科學的了解與對世界之傲慢是成反比的。偉大人物之所以值得尊敬,是因為他們要比我們想得深,想得遠,他們和我們不在一個夢境空間里。
??? 去掉劇情。再看一些片段的時候,我有一些小聯想。看著男女主人公花了50年造城,一切在現實里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在夢境里都可以變成現實。第二層夢境在酒店展開,無重力的情況下,漂浮行事,相信這和大多數人常常夢中出現的感覺都太相似。
??? 我最喜歡的,卻偏偏是Leonardo DiCaprio飾演的柯布在轟鳴的飛機里醒來的那一刻,機艙里陽光燦爛。夢中數十載,人間只是彈指一揮間,所有的波瀾壯闊,只存在于我們的心中,我喜歡電影中的每一個人,并不是因為他們是偉大的造夢者,而是因為他們都是那么堅定而勇敢,在夢境里有著超乎尋常偉大的夢想,卻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從來不忘記自己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